对于需要防范重大疾病风险的人群来说,尽早配置重疾险是非常重要的。不过,重疾险的投保难度较大,对投保人具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很多投保人因为所掌握的保险专业知识不足,在投保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投保体验不是很好。
为了帮助广大投保人能够避免不好的投保体验,梧桐君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购买重疾险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

误区一:能返保费才划算
很多投保人觉得买重疾险要花很多钱,就更愿意买能返还保费的产品。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返还保费的产品并非特别划算。
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
1、返还型重疾险的保费特别贵,会给投保人增加很大的缴费压力,若预算不足就只能减少保额,让重疾险的保障作用大幅缩水,失去存在的意义。
2、重疾险所返还的保费在几十年后会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实际购买力下降,真实保值效果弱于单独买份理财险。
因此,消费型重疾险更适合大多数人配置。
误区二:保障范围越广越好
很多投保人在买重疾险的时候,喜欢买那种看起来保障范围特别广的,觉得保障范围越广越有用。
其实,很多重疾险产品只是表面看起来保障范围广,但实用性却不强,保费往往还更高。
比如,一些重疾险产品会用一些发病率很低的险种充数,让产品所保障的病种看起来很多,但实际用处并不大。一般来说,产品能保障高发重疾、轻症、中症即可。
再比如,给产品附加身故保障会大幅增加保费,而重疾和身故只能理赔一次,实用性不如单独购买定期寿险。
买重疾险时分析保障是特别重要的环节,若大家还在为筛选产品而发愁,那么就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与专业人士做沟通。
误区三:生病就能赔钱
很多人投保人认为买了重疾险,罹患了比较严重的疾病就能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其实,重疾险理赔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重疾险只会对保障范围内的疾病进行理赔,且大多数疾病都有具体的理赔条件,而非确诊即赔。
比如,某种疾病要达到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严重程度,或实施某项手术。
因此,大家在筛选产品时,要尽量找到理赔条件宽松的。
误区四:健康告知填了就行
有些投保人觉得在投保时要填写的健康告知太过复杂,就想要随便填写一下了事。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不仅会影响投保审核结果,还会为日后理赔埋下隐患。
万一出险了,保险公司很可能会以“未如实告知”为由,拒绝承担理赔责任。
因此,大家在投保前要先翻阅过往体检报告、病历,并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健康告知。
对于购买重疾险的误区有哪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大家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误区,少让自己走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