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不具备普通劳动者身份,以自主创业或者个体经营等方式谋求生计的人员。但是,他们也需要缴纳社会保险,以保障自己的权益。那么灵活就业人员应如何缴纳社会保险呢?
一、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灵活就业人员虽然不具备普通劳动者身份,但他们在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也应当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
二、个人缴费方式
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城市以及农村的居民社会保险参保,缴纳城市居民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应按照城市居民平均工资的60%缴纳养老保险费,按照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6%缴纳医疗保险费;缴纳农村居民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则按照当地的居民平均工资标准按比例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以及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是自愿参加。同时,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选择在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凭社保卡及相关身份证件即可享受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的服务。
三、用人单位缴纳方式
对于与灵活就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缴纳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按照当地规定的标准和比例进行缴纳。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履行相应的报备手续。
四、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为了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例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灵活就业者给予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对农村地区的灵活就业人员给予最高300元的个人缴费补贴,对用人单位给予相应的社保费用补助。
总之,灵活就业人员虽然不具备普通劳动者身份,但也要承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在缴纳社保时,个人可以选择城市或农村居民社保参保,享受相应的社保待遇。用人单位也要履行缴纳社保的义务和相应的报备手续。同时,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通过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得到帮助和支持。